最新链上数据显示,World Liberty Financial(WLFI)旗下稳定币 $USD1 在 BNB Chain 上实现了突破性增长,仅在短短一小时内,三笔共计近 2.94亿枚 新铸造的USD1涌现,推动其在BNB链上的总市值正式突破10亿美元大关,总发行量达 1,005,979,330 枚。若叠加此前在以太坊链上的发行量(约1449万美元),其跨链总市值现已达到 $1.02亿美金。
这不仅是对USD1作为稳定币基础设施的一次阶段性确认,也预示着WLFI生态可能正在为DeFi市场注入新的增长引擎。
破10亿美元:不仅是数字,更是“可信货币发行能力”的象征
在加密货币领域,“10亿市值”从来不是一个普通数字,它意味着:
-
项目已具备资金与社区认可基础;
-
其稳定机制已经历基本验证;
-
能够支撑真实支付、兑换、质押等链上活动。
不同于靠空投驱动的短期FOMO型稳定币,USD1的增长呈现出明显的“战略节奏感”——逐步完成以太坊+BNB链双链部署后,通过批量、集中的铸币操作,实现稳定币基础体量的快速形成,并通过链上转账、冷钱包迁移、协议对接等方式逐步释放到真实使用场景中。
三笔巨额铸造:可能预示“战略合作资金”或“跨平台部署”
观察此次三笔铸造记录:
-
99,000,500 USD1
-
99,500,000 USD1
-
95,000,000 USD1
这种“非标准整数”式的铸造方式,很可能不是简单市场空投或运营操作,而指向以下三种更深层的战略含义:
-
面向机构合作方的一揽子转账部署 多笔精确额度铸币常见于提前敲定的合作分配,可能用于DeFi平台流动性支持、支付结算系统对接或跨境清算测试。
-
准备跨DEX、CEX同步上线的底层准备 如果USD1近期计划进入更多交易所(如 PancakeSwap、Uniswap、甚至中心化平台),那么提前形成足量链上资产、确保兑换池充足,便成为必要前置动作。
-
与国别、政企型试点相关的协议内清算准备 鉴于WLFI团队近期频繁出现在全球政策活动中,如与前SEC成员Teresa Goody参与讨论、出席Binance会议等,USD1很可能正在为某些真实场景支付方案落地做准备。
为何选定BNB Chain为战略主力?
值得注意的是,USD1此轮爆发并非发生在以太坊等高端DeFi链,而是选定了BNB Chain作为主要承载平台,这一选择并非偶然:
成本优势
BNB链交易费用远低于以太坊,更适合高频转账、零售支付与微交易环境。
用户基础广泛
BNB链已建立成熟钱包生态,如Trust Wallet、SafePal等,便于USD1实现无感使用。
与CZ及Binance高层互动频繁
WLFI联合创始人Zach Witkoff和Zak Folkman近期在Binance主办的会议上与CZ等人同场交流,暗示双方在战略层面可能已建立合作意向。
由此推断,BNB Chain或将成为USD1扩展“东南亚、中东、非洲等高增长市场”的关键跳板。
从稳定币结构看USD1的潜力与挑战
USD1的设计亮点:
-
与法币挂钩,1:1抵押发行(部分为链上、部分为银行托管,具体需等待官方审计披露);
-
与WLFI治理币解耦,降低投机性;
-
链上数据可查,透明度较高;
-
支持跨链流通,已完成ETH/BNB双部署。
但也面临现实挑战:
-
尚未进入主流CEX交易所,流动性暂未完全释放;
-
尚缺乏稳定锚定机制的官方审计报告;
-
如何与USDT、USDC、DAI等巨头形成差异化定位。
如果USD1能够在实际场景中,如跨境结算、链上支付、RWA质押中真正形成稳定需求,其增长才真正可持续。
稳定币竞争进入“百亿美金竞速”阶段,USD1或为搅局者?
USDT花了近5年时间突破50亿美元,USDC背靠Circle、Visa等巨头才迅速做大。而USD1仅在短短数周内便完成10亿美金的市值构建,并跨链铺设、社区发酵、政策铺垫三线并行,其速度之快、资源动员能力之强令人惊叹。
然而,最终决定USD1是否能成为DeFi“下一代支付底层”的,并不是它的铸造速度,而是:
-
是否能建立真实使用场景;
-
是否能应对未来监管挑战;
-
是否能构建出强大、独立的生态飞轮效应。
WLFI生态与USD1正在展现出一种成熟、审慎但不失爆发力的发展节奏,这种“以构建为导向”的稳定币战略,也许才是下一个周期真正胜出的范式。